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远观劳伦·桑切斯在巴黎举行的名流闺蜜派对,我没有嫉妒、没有愤怒、也没有绝望——只觉得好笑。
图片
6月24号左右,55岁的劳伦·桑切斯和亚马逊亿万富翁、世界第二富豪亚马逊创始人杰夫·贝佐斯终于将举行正式婚礼。
这场婚礼筹备了两年,预算500万英镑。
这个五月,桑切斯在巴黎塞纳河上举办的单身派对,作为她和贝佐斯婚礼的前奏,是一场充满名人、可供Instagram炫耀的奢靡狂欢。
图片
但《泰晤士报》专栏作家波莉·弗农,却犀利指出“远观劳伦·桑切斯在巴黎举行的名流闺蜜派对,我没有嫉妒、没有愤怒、也没有绝望——只觉得好笑。”
在她看来,这些富豪所谓的友情,很多时候只是挂名的朋友、爱慕虚荣的攀附者、淘金者们,而且就这样还在不断远去,只留下和自己一样单薄的富人。
图片
阶级分明的富豪圈
看看桑切斯的婚前单身派对,就明白围绕在富豪身边的一切,都充满了“钱”的味道。桑切斯在一张屋顶大合照的Instagram帖下写道:“永恒从友情开始,身边是那些在黑暗时刻托起我、照亮我、塑造我心灵的女人们。”图片
字里行间感受到她和闺蜜团的友谊,伟大而令人感动。但媒体早就指出这个闺蜜团里,桑切斯除了跟伊娃有20多年的交情,另外几个,要么是商业互捧,要么是富豪老婆,都是桑切斯近几年的“闺蜜”。图片
普通人很容易羡慕富豪的生活,因为豪宅、超跑、私人飞机、游艇、甚至镶钻奶嘴,镀金摇篮,钻石香水,水晶浴缸......这些看起来,真的很魔幻。但其实,富豪的超级富贵生活,本质是资本异化人性的缩影。“这更像是一场艳俗的行为艺术,或者一部真人动画。它金光闪闪,滑稽得不可思议,令人目不转睛。但与此同时,你完全不会想拥有它。”有钱人不会因为拥有巨大财富,就幸福和满足,反而会被日益膨胀的攀比心反噬。参照纪录片《亿万富翁的有钱人生》《奢侈的一小半》,富豪们清清楚楚的承认:被这个圈层接纳的那一天起,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谁的车子比较贵?谁的宅子比较大?谁的藏品比较多?谁的老婆比较美?甚至谁的孩子更聪明都要拿来被比较。图片
很少有人会因为自己拥有的足够多而满足,财富非但没能让他们自在,反而助长了他们对阶层下滑的恐惧。诚实的富豪会承认,他们最大的爱好,就是数钱。如果不是过度执着于金钱本身,也很难拥有创造巨大财富的动力。图片
富豪圈有非常明晰的等级和阶层观念,1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的圈层,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。想要跨入更高的圈层,就需要更多的财富,所以创一代们往往都是生龙活虎的“赚钱永动机”。哪怕退休,他们的生活也并非只有享乐和公益,更现实的是“要耗尽毕生力气,去改掉沉迷赚钱的毛病”。他们很明确,自己享受的所有特权和情感,都是以财富为基础打底的。豪宅、游艇、个人形象、亲友、家人关系,无一例外,都需要金钱维持,他们的背后,是一整个金钱的无底洞。图片
妻子和孩子
都只是资源
枕边人,就更让他们焦虑了。虽然有婚前协议,但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的妻子,在协议期后,马上带着1亿五千万美元的巨额赡养费潇洒开始新生活。图片
贝佐斯为了离婚,不得不花380亿,离了这个世界上最贵的婚。普通人在生活中遭遇的攀比嫉妒、猜忌、暗箭,在富豪圈只会更变本加厉。富豪是金钱的获得者,也是金钱的囚徒,他们和普通人一样,没有真正的自由。富豪所有的财富和关系,都成为圈层竞争的砝码。太太、孩子等亲密关系,全都沦为他们的工具人。太太们的家事、学历能力、美貌、服从性、生育能力,都会成为他们选择伴侣的重要标准。图片
比尔.盖茨当初和梅琳达结婚,是把结婚的利弊写在白板上,反复思考权衡过的结果。微软总裁鲍尔默说:梅琳达会使比尔跑得更快,否则,比尔是不会向她求婚的。在比尔眼里,梅琳达温顺得像一只绵羊。嫁入豪门的妻子,要面对的是,在很少的爱里,认认真真打好一份工,维持着整个家族的体面。2001年,随着比尔.盖茨和梅琳达离婚,这对模范夫妻的真实面纱被揭开,梅琳达公开哭诉:世界首富出轨成性,她被逼到崩溃痛哭……图片
富豪对妻子苛刻,对孩子是不是可以人性一些了?没有。富豪眼中,妻子和孩子,都和世间所有资源一样“为我所用”,没差。富二代从小就被安排好了一生,读什么学校,需要拥有什么技能,跟什么人结婚,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。富豪圈子女现状的另一个极端是,绝对不鸡娃。生在罗马,非要没苦硬吃,是反人性的。一代沉迷赚钱,二代的基础剧本就是一掷千金。有数据显示,富二代的抑郁率高达47%,人生充满了迷茫和诡异。当物质需求被无限满足后,如何寻找新的刺激成为难题。心理专家指出,富豪常陷入“空虚”。“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”,是他们的真实写照。图片
图片
保值,保值
还是保值
“大”和“贵”,是富豪世界里的通行证,品味因此在这个圈子里,开始变得匪夷所思。
这个圈子,热爱超跑、游艇、私人飞机、钻石和黄金,因为和身份比较匹配。
他们热衷于把一切东西镀金,钢琴、楼梯、雕像、手机、ipad、马桶,连面膜和香槟,也要加上金箔。
钻石也早就没有老老实实待在项链、耳环、帽子上了,他们把钻石镶在车钥匙、狗项圈。
他们手中的国货李宁,鞋面和鞋舌上镶满了数百颗白色碎钻和18克拉的蓝宝石,就连吊牌都是纯金打造,鞋底也有钻石。
图片
有的富豪看起来穿着很朴素,比如比尔·盖茨的V领针织衫、乔布斯的黑色套头衫、扎克·伯格的灰色短袖、马斯克的夹克,几乎被他们焊死在身上。
但看看最近转型成土豪风的马克·扎克伯格就明白,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衣服,只是他们向下兼容的积累手段——打造一个人设而已。
图片
更多的,还是已经处在舒适区的富豪们,无需人设,自由随意。
桑切斯的“终极单身派对”照片里,皮草、摸胸随意搭,根本看不出季节和温度,一只埃菲尔铁塔的包包4500英镑。
图片
富豪们乐忠于买庄园,有人的房间装满动物蜡像和标本,有人的房间,放满了异国风格的珍品,赛马奖杯,艺术藏品,随随便便一幅挂画,可能就是拉斐尔、梵高、毕加索、安迪·沃霍尔的原作。
他们未必真的懂艺术品,但对收藏和价值的坚持,始终如一。
当富豪被问,只是个V字时?富二代说,不对,这里还有个“点”呢。
图片
图片
不再被神话
从被崇拜变为异类
美国社会学家Rachel Sherman在对纽约前1%富豪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个矛盾现象:这群坐拥特权的“既得利益者”,往往刻意淡化自身财富属性。
他们热衷于强调“工作狂”标签,标榜节俭消费观,高调展示慈善捐赠记录,甚至宣称“对金钱无感”。
智商狂飙、野心勃勃、高度自律、热衷公益......都非常符合大众对富豪圈层的印象,普通人对富豪圈的敬仰,也来源于此。
但人设建构如同走钢丝,稍有不慎便坠入深渊。
图片
勤勉敬业的精英,原来暗中谋私赚了黑钱;“从不坐头等舱”的金融大亨,被曝出常年包机往返私人岛屿;某科技新贵在社交媒体展示“平民超市采购日常”,却被记者抓拍到其豪宅内设有专职采购团队。
更讽刺的是,宣称“重视教育”的富豪家长们,子女却因特权身份频频陷入学术丑闻。信息爆炸的今天,富豪圈为光环辛苦打造的人设,随时都会坍塌。
“富豪”二字的光环,已经愈发微弱、迷离。有钱会使人快乐,但太有钱了,未必。
其实,富人的真实内心想法是:我永远不想成为亿万富翁,那会让生活变得太复杂。金钱本身没有罪恶,罪恶的是人的欲望。
图片
富人、普通人和穷人,本质上的差别,是大家在各自的物质载体里,修自己的身,渡自己的劫。
我们大多数人,历尽一生,都无法成为富豪,但不必伤感。
因为,财富不是终点,幸福才是。
图片
图片
文:杉姐
部分图片来自《泰晤士报》
©外滩TheBundChristopher Nolan / 温子仁 / 乌尔善
役所广司 / 杜可风 / 叶锦添
蔡国强 / 徐冰 / 空山基 / 盐田千春
陈丹青 / 梁文道 / 金宇澄 / 马伯庸
刘香成 / 李娜 / 谭元元 / 许知远 / 刘擎
Thomas Heatherwick / Marshall Strabala
马岩松 / 蒋友柏 / 庄子玉 / 卢志荣
特别企划
外滩 X AIGLE 戚山山 / 徐莉佳 / 谢柯
星巴克创始人 / 新世界设计部总经理
梁建章 / 杨邦胜
纽约大松果 / 拉斯维加斯大球 / 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
成都蔚蓝卡地亚 / 南京越城天地 / 北京缦合 / 珠海华发
弘安里 / 士林润园 / 保利世博天悦
老市府大楼 / 武康大楼 / 沙美大楼 / 上音歌剧院
新天地 / 洛克外滩源 / 西岸金融城 / 西岸凤巢
K11 MUSEA / 德基美术馆
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公寓
伦敦 STAGE / 伦敦 Whiteleys
仁恒海上源 / 金地嘉峯汇
Cartier 摄影展 / SAINT LAURENT 时尚展
Porsche 风格空间 / MIUMIU 逆袭
Lululemon 话题单品 / Supreme 中国首店
新荣记出海东京
日本购物潮 / 香港人北上购物
高跟鞋被抛弃 / 牛仔裤失宠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-武汉股票配资-最好的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十大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